柯伊伯带

从1992年开始,天文学家开始意识到在海王星轨道以外,存在着众多的围绕太阳旋转的小天体。至少有7万个这样的“海王星外”的小天体。它们的直径大于100公里,分布的径向范围是从海王星轨道(30天文单位)开始,向外扩展到50天文单位处。观测表明,这些海王星外的小天体大多局限在黄道带附近,并占据很宽的纬度。这使人们意识到,这些小天体围绕太阳形成环带状。这个环带通常被称为“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对行星系统的研究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柯伊伯带天体很可能是太阳系形成最初阶段残留下的非常原始的物质。在前行星盘内部的密 集地方,大约经过了数百万至数千万年,物质浓缩形成主行星 。行星盘的外层部分,物质不那么密集。(这一部分行星盘)形成众多的小天体。其次,人们普遍认为,柯伊伯带是短周期彗星的发源地。这种彗星源机制,就像奥尔特云被认为是长周期彗星源一样。

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由于不断改进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对海王星外天体的研究已形成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这个网页收集了一部分相关论文,海王星外天体表,1992 QB1的发现图像,和一系列的闪动图像。闪动图像显示(太阳系边缘的)小天体是怎样被发现的。

大卫。朱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