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


我们知道些冥王星的什么?

从背景恒星被冥王星遮掩,也从冥王星和它的大卫星,冥卫一,互相掩食,我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主要结果是,冥王星半径为1150公里(由于冥王星的薄弱大气影响,数据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密度为2030±60公斤/立方公尺。质量微乎其微,是0.002倍地球质量。密度(约冰的两倍)表明冥王星含有显著的岩石成分。依据岩石的种类,岩石/(冰+岩)的比例为0.6,意味着2/5的冥王星质量是冰。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冥王星很有可能是由一个岩石的污泥核心和纯净的冰幔组成的。一些模型表明在一定的深度,有些时候存有液态水。

大数量柯伊伯带天体的发现对冥王星的性质和意义提出了挑战。自从发现了1992 QB1,第一个确认的柯伊伯带天体,它和冥王星的一个共同点立即变得很显然。随着每一个KBO的发现,这个共同点越来越清晰:冥王星看起来越来越普通。尤其几个大的柯伊伯带天体,其中包括和冥王星本身一样大的,都清楚地表明,冥王星不是唯一的。就像类冥王星网页所述,冥王星轨道和已经发现的大量的类冥王星的轨道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你还有怀疑,,试着从这个太阳系平面图上,看你是否能把冥王星从其它类冥王星天体中找出来(提示:你找不到)。其他可区别的特征,如冥王星的大小,它的卫星,在大量新发现的冲击下,也已经不算什么了。冥王星的大小具有一定的好处,主要可以使冥王星保留稀薄的大气,进而形成表面霜冻。出于这个原因,冥王星的反照率非常高(约60%,柯伊伯带的其他地方为4%)。但这个差异是次要的,在任何情况下,其他大型柯伊伯带天体(特别是2003 UB313)也具有高反照率。其最好的解释是表面霜冻的沉积。

因此,直到最近,我们有两个选择。既可以把冥王星作为最小的,最奇特的行星,它的轨道和别的行星相比,椭率最高,最倾斜;或者把冥王星看成最大的已知柯伊伯带天体,但是并不特殊。从试图懂得冥王星的起源和性质角度来说,第二个选择更有意义。冥王星的偏心率和倾角与几千个其他类冥王星(直径大于100公里)天体类似,被拉的很大,这很可能是受海王星的径向迁移的驱使。这个过程形成柯伊伯带一些天体的轨道形状,也造就了冥王星的动力学特征。

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会,有一个小组专事天体命名和发音事项,决定正式通过行星的新定义。他们说,冥王星不是一个真正的行星,是一颗矮行星。然后,在2008年,他们又说这是一个Plutoid。就随他们说吧。

有些人认为这是为冥王星降级,但我认为它可以合理地被描绘成一个升级。我们对冥王星的看法从一个畸形和不明原因的外太阳系天体转变为一个丰富有趣的“海王星外”的大家庭的代表。 海王星外天体将会带给我们大量有关太阳系的知识。

因此,我们的发现“减”了一个行星,但“加”了一个柯伊伯带天体。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公平的交易。 (见Dan Green网页)。

这些新的科学发展为航天器发送到冥王星(做为最后一个被人造飞行器访问的行星)的计划蒙上了一层阴云。但在其新的角色中,冥王星是一个有趣的已知的柯伊伯带天体。相比单独研究冥王星,我们可以获得同样多或更多的知识去研究一些小的KBOS,这个新的目标,在慢慢被接受,尤其被一些冥王星痴(Plutophiles)。

采访冥王星

寄给冥王星的明信片


柯伊伯带主页 彗星主页